内页banner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常见问题

风冷机组与水冷机组的主要区别 制冷工程设计

2022-04-16 11:15:36

中央空调工作原理 通过主机产生出空调冷(热)水,由管路系统输送至室内的各末端装置,在末端装置处冷(热)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,从而消除房间空调冷(热)负荷,实现制冷、制热的目的。

家用空调机组由蒸发器、压缩机、冷凝器及膨胀装置四大元件组成,其工作原理说明如下:
1、离开室内侧蒸发器盘管的低压低温气体冷媒(温度约在5~10度C;或0度C以上),进入压缩机的回气管,压缩机转动对冷媒作功,冷媒受到挤压发生物理变化,使冷媒变成高压高温的冷媒气体。
2、接着此高压高温的冷媒气体进入室外侧的冷凝器盘管,由风扇所带动的室外温度(35度C左右)的气流进行冷却,使冷媒从高压高温的气态冷媒(就像水蒸气冷却下来后,变成水一样的道理),变成高压常温的液体冷媒(压力不变;温度改变),此时冷凝管出口温度约在35~45度C之间,较好温度在40度C以下。
3、接着冷媒进入膨胀阀或毛细管,进行节流(或说限流),此处又用到了一个物理现象就是,气体通过限流后,忽然到了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时(例如到了蒸发器内,相对毛细管的小管路小空间,蒸发器空间大多了),会产生降压及瞬间降温的特性,所以通过节流装置的高压常温的液态冷媒变成低压低温的液态冷媒(约在10度C以下)。(此时冷媒来到此处是冷的,会产生凝结水滴,不冷的话,制冷效果一定会差)。
4、接着此低压低温的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内,与风扇带动的室内环境温度(约25度C以下)的气流进行热交换,10度C以下的液态冷媒在蒸发器内吸取25~27度C室内环境的空气热变成低压低温的气体冷媒(此处靠的就是液体变气体的潜热作用,冷媒温度基本上改变不大,温度改变而没改变状态的叫做显热,例如30度C的水加热变成50度C的水,就是加了显热进水里),使室内环境空气温度降低,获得冷气。此时离开蒸发器的0~10度C的低压低温的气体冷媒,回到压缩机回气口,再次被压缩机挤压排出成高压高温的气体冷媒。

一般分为风冷制冷空调系统和水冷制冷空调系统。

系统区别:风冷机组是冷暖型空调,通过空调与外界空气换热,一般为氟利昂冷机,也有风冷模块水机。 水冷机组一般说的是螺杆水机,单冷型,靠冷却塔提供冷却水来使机组制冷,一般为水机,能效比较高,选型则因建筑物大小与用途不同而选不同机型。

近期浏览: